现实问题,认真思考并回答“青年在哪里”“团员在哪里”“团组织在哪里”等基本问题。
◇要提高理论水平,主动学习、认真思考“党为什么缔造共青团”“青年为什么入团”“企业、学校等各类社会组织建团组织有什么用”等基本问题,为加强基层建设做好理论准备。
◇要抓住关键环节,抓好“团队衔接”,保证把优秀的少先队员发展为共青团员;抓好“学社衔接”,解决学校团员流向社会后失联的问题;抓好“党团衔接”,切实发挥好党的后备军作用。
◇要创新组织逻辑,在坚持传统的“先进带动一般”组织逻辑的同时,探索共青团在基层开展青年工作的组织形态多样化路径,在面向普通青年开展工作的过程中,发现优秀青年人才进行吸纳、举荐。
◇要丰富实践路径,注重信息化手段,提升进行网络动员、开展线上服务的水平;注重社会化模式,坚定不移“去行政化”,用群众工作的方法开展群众工作;注重扁平化机制,充分借助交通、通讯技术进步,压减管理层级,扩大管理幅度,提高传导效率,更多直接面向基层和青年开展工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