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抗击新冠肺炎中 永城“姊妹花”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永城数万干群投身战“疫”一线。其中,在永城市中央名邸三期小区,王梦、王凡姊妹俩主动请缨,成为抗疫青年志愿者。 “请大家排好队,间隔1米距离,依次接受核酸检测。”4月13日早上7点,在中央名邸三期小区院内,居民们开始接受核酸检测。王梦、王凡姊妹俩身穿防护服,一边维持秩序,一边拿着手机采集居民的核酸信息。
“4月5日,我们就到社区报名,成为了抗疫志愿者。”王梦说,她们除了帮助医生采集核酸样本外,还要维持小区秩序,检查居民的健康码和行程码,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。虽然很累,但想到能为抗疫工作出一份力,尽快控制住疫情,再累也值得。“每次听到大伙儿给我们说‘谢谢’,心里就特别高兴。”王凡说,“疫情不退,我们不休。”
“姊妹俩在小区平时都比较热心,喜欢帮助居民。这次抗疫工作,俩人没少受苦受累。她们非常值得大家学习。”提起王梦、王凡,小区居民胡红军竖起大拇指。 据介绍,王梦今年30岁,在商丘市生态环境局永城分局工作,任商丘市生态环境局永城分局团委书记,业余时间喜欢做公益,被评为永城市五一巾帼标兵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等。妹妹王凡今年24岁,在永城市巡察办办公室工作。 冲在“疫”线的鲁康威 谈到疫情防控,刚刚年满26岁的鲁康威还有些腼腆,“这不是我一个人在坚守,身边还有众多青年团员的大力支持,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‘疫’。”4月15日,永城市芒山镇团委书记、芒山镇马山村包村干部鲁康威说。
三月份以来,“奥密克戎”病毒突然来袭,永城市芒山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,严阵以待。鲁康威以一名基层年轻干部的责任感,积极投身疫情一线,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勇于担当,无私奉献,冲在一线,书写了一曲青春颂歌。 “必须跑赢病毒!只有我们迅速完成流调,查清有关群众的出行轨迹,才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。”3月20日晚上11点,鲁康威在马山村召集村两委干部会议时说,并对当下疫情防控形势进行了分析。 当日晚,鲁康威和村两委仅仅用了半个小时,就完成了流调任务。从20日起,所有的返乡群众在他们的动员下,主动居家隔离。同时,利用三天时间,村里建立了在外人员信息台账,摸清了全体在外务工、经商人员信息,并逐一进行电话沟通,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,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。 4月1日起,随着疫情形势不断严峻,永城市采取全域封控。为阻断疫情输入风险,鲁康威带头逐个路口进行封堵,并进行24小时值班值守。 “疫情期间最缺什么?不是物资、不是卡点、不是办法,而是人员。”鲁康威说,人手的充足才是战胜疫情的最大助力。 为此,鲁康威第一时间在团员微信群发出号召,短短半天,志愿接龙人员达到320人。他采取就近服务、建立组团,对志愿者队伍进行细致划分,明确具体任务,明晰防控责任,调动了志愿者队伍的积极性。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,鲁康威和志愿者们无怨无悔,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展现了责任与担当。 学生五人组 “家人们,请抓紧时间下楼排队做核酸”“居家隔离的请千万不要下楼,耐心等待医生上门……”近来,欧亚阳光花园小区多了5名年轻的学生志愿者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原为业主的他们披上“志愿红”,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,守护着自己的家园。
五人中,年纪最小的王一臣18岁,尚在江苏求学;年纪最大的梁宁默25岁,刚刚结束研究生考试;24岁的邵博,则为毕业实习转正回家探亲;20岁的刘念奇,就读于韩国建国大学;21岁的闫如画,在哈尔滨学院读大二。4月6日以来,他们响应团市委号召,先后主动到小区物业部门报名,投身这场紧锣密鼓的抗疫战役,成为守卫小区防控第一道防线的“学生五人组”。 除了忙碌在核酸检测现场,“学生五人组”也会帮助小区物业部门做其他工作。4月13日—14日,政府补贴菜品套餐分批配送到欧亚阳光花园小区,王一臣、梁宁默、邵博、闫如画、刘念奇也在分装现场忙碌了两天,分拣、包装、消毒、配送,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,只为让小区居民尽快吃上放心菜、暖心菜。
疫情是场大考,在这次考试中还有很多商丘青年志愿者不舍昼夜驻守在抗疫一线,一声令下奋斗不息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春该有的模样,践行着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,勇做新时代的建设者,争做时代新征程的奋斗者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